會員作品

疫情紀實 /陳肇中

(作者陳肇中)

 冷言冷語 

2020/12/27/星期天/早上10:54分,天氣陰/室外華氏零度

為了節省能源費用,公寓管理員將室內溫度調得很底,估計在四、五十度上下;我的客廳最冷(僅是暖氣通風口不冰手而已);浴室、廚房溫度好一點點。寢室則又高一點,仍然是微溫。夜晚睡前,還得將移動小型電暖氣斜擱近約四十公分離床頭的不遠處。

是有點冷,穿了二條長褲,內衣不算,衛生衣外,再罩一件冬季長袖襯衫,足套一雙厚襪子。

啊,現在好一點了,不再冷的發抖,可以閲讀寫字了!

 晨間讀報有感 

昨天26號早上,就從媒體報導知道:田納西州,納須維爾市,北二大道,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大樓前的汽車大爆炸案。今天的報導資訊就更多了一點:兇手的名字叫:Anthony Quinn Warner( 安東尼昆華納 ),報上說他63歲。

納須維爾市警方説:「12/25/清晨1:22分如郵車般的白色休旅房車已經抵達爆炸現場附近。」;美國廣播電視公司(ABC )也秀了一張由附近監視器拍下的12/25/下午3:20分的白色房車照片,它的車燈全開,似乎是在行進中;主播詢問觀眾還有誰有同類照片或視頻,請連繫……)

在爆炸前15分鐘,房車曾經發出警告(房車於6:30分爆炸。)目前已知三人死亡(大約包括兇手?)三人輕傷。到底他 與 At & T 有甚麼天大的過節,非得以命相搏不可?不禁讓我想起2017/10/01 Las Vegas 鄉村音樂節的大屠殺,有一名叫Stephen Paddock,64歲白人男子(比田州納須維爾市的炸彈客大一歲),殺了59人(包括他自己)傷五百多人(其中二名在2019、2020過世)。

有關單位此後都沒有後續報導兇手作案動機。一個身為主計長,有很好的工作,不缺錢,有兩架小飛機,幾輛汽車,幾棟房子,在作案前一小時兇手剛輸了十萬美金,之前,又給了菲律賓女友姐妹十萬美金,叫她們返回菲律賓;聯調局曾派人追蹤至菲國,證實兩姐妹與本案無關。 

在納須維爾市的案件中,值得一提的是,有六位英雄─勇敢的警員們(四男兩女),不顧自身安危在15分鐘內,緊急敲擊附近民眾房門,警告他們趕緊撤離到安全地點。若不是這批青年英雄人物,可能死傷人數會更多!

聯邦政府通知各地加強戒備,尤其全美AT&T的大樓。又美國飛航管理局劃定田州納須維爾市上空禁飛一切飛行器,違規者吊銷飛航執照。

檢調人員憑著搜索狀,在兇手郊區的家取得一些證物:發現兇手已將房地產轉給一名加州女子 。(有點類似於Las Vegas 鄉村音樂節大屠殺案事先轉移財產情節。)

這件新聞讓我想到我們所在的紐約市,由於2001年911恐襲事件的慘痛經驗,處理此類事情已有預防準備,紐約市有個危機緊急事件處理中心,在全市各個角落,每天日日夜夜,每分每秒待命著,為應付突發事件,保障人、事、地、物的安全。作為市民的我們,應當向這些不顧個人安危,一心一意奉獻紐約市,勞苦功高的公安警察,說聲感謝!

 瘟疫之下的生理心理健康 

這次瘟疫傳染病的死者,有不少是肺部發炎、腫脹、充滿黏液成硬塊、組織壞死,導致病人不能正常呼吸,因而窒息而死;原本身體虛弱,有三高(高血糖、高血壓、高血脂)所引起的糖尿病、心血管、中風、感染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(HIV)」/產生「愛滋病」……種種患者,都是高危險群。

不過最近又發現,不僅上述病患容易感染疫病;就算平常健康的老、中、青三代也有機會得病;統計數字說話,病毒無國界,不分種族,沒有貧富貴賤,一律平等對待;如果人類不戴口罩、不勤洗手、不保持社交距離、不做好防疫工作,那麼得病的機會是很高的。

這次的COVID-19 瘟疫,不僅僅殺傷人命,它還非常可能引起人類心理健康問題。生理健康可能影響心理健康;心理健康也可能影響生理健康。在醫學、社會學、心理學的治療層面上兩者有時不可分割。

由於科技文明的進步,人類思維、社會結構、道德法律觀點的改變,小家庭增多,離婚率增高,單親家庭增多,產生愈來愈多的各種原因的孤兒、流浪人,在城市鄕村到處游蕩,敗壞環境治安,在社會社區引起各種各樣的問題。這是世界性的問題,不知聯合國大會安全理事會是否有列入議程討論。

 國會議員當選人 死於新冠病毒 

2020/12/29日,印地安那州州長 John Bel Edwards親自宣佈:美利堅共和國,印地安那州,國會第五選區,國會議員當選人 Luke Letlow, 因罹患新冠病毒,不幸病逝,年僅四十一歲。

這是美國的不幸,印地安那州的不幸,也是國會第五選區選民的不幸;就這樣,一個年輕有為,風華正茂的生命,被微小、毫不起眼的新冠病毒奪走了,讓人感到十分不捨與遺憾。説起來,人類號稱萬物之靈,但是對抗這個突如其來的沒有思想、沒有神經的病毒,卻仍舊無法消滅,實在很沮喪。

 新冠病毒中的紐約素描 

紐約這兩天新聞的報導:亞裔的新冠病毒確診不高(很有可能許多人因為各種原因不願去做檢測?)但是死亡率卻是所有族群中最高的,幾乎近四成。這是一個挺嚇人的統計數字。

平時感覺不到罹難的華裔人數有那麼高(但是新聞中是這麼報導的!),在我的華人朋友中,逝去的有兩位,都是年齡偏大的長者。另我在網上會議中聽人説起,一位華人女士文友也不幸去世,但自己並不認識。

我有兩位非洲裔女同事是新冠病疫的罹難者,從前都是一起開會、聚餐的,有一位剛退休三年,我還曾參加過其退休宴,辦得非常豐盛豪華,現場一百多來賓,單位高級主管也都出席。她的女兒孫子們非常孝順,為母親、祖母致上深情款款的祝禱詞……那個美好溫馨的夜晚,女同事滿臉堆著親切動人的笑容,眼睛瞇成細線的開心模樣,一直深刻留在我記憶裡,沒想到,她會在病毒肆虐聲中悄然離去……,想之令人唏噓不已。

另一位非洲裔女同事,年紀還算輕,但也是祖母級的人物。她尚未退休,到2020年四月初,尚在為疫情帶來的繁重的工作加班加點之中,每天的她,忙碌到昏天黑地,在下班後,仍見到她在辦公室裏忙碌不停,電話不斷⋯⋯

除了身兼無薪的社區委員,她有兩份工作,都是主任頭銜,包括是某州衆議員的辦公室主任。在她每天的作息表上,註記的密密麻麻,是一位有才幹,有抱負,且能言善道的人才,我猜想祇要她願意,她可以在從政路上,更上一層樓的。

不幸的是,今年四月多,疫情正猖獗時,我從社區委員會的電話中得知她的噩耗,同樣令人感到難過。

為預防新冠病毒傳染,從今年三月初起,我就很少出門。大都在住家附近西裔開的超市購買水果蔬菜鷄蛋魚肉花生等等。水果方面,我喜歡蘋果、柳橙、小甜橘,木瓜,偶而藍莓、草莓、紅莓較少(貴,有時也不大好),香蕉本來每天都吃,最多時有吃過三根大香蕉的紀錄,後來因為害怕血糖過高,再加上原本$0.49漲到$0.79就不買了。蔬菜(像萵苣、芫荽)每天都吃,偶爾會買些綠色花椰菜(這幾天有些貴)也就有些少買了。

鷄蛋是每天一個,水煮帶殻蛋,從不缺。雞腿幾乎吃了八個月,也是每天都吃一根,因為較便宜,吃法簡單,我都用白水煮,一般人很可能吃不下去。

平常烹調的方法很簡單:生吃、蒸、煮;曾經買了些純海鹽,價錢比普通合成鹽稍貴,但口感較好,於是祇好奢侈點,買了!不過為了健康關係,想讓血壓不要升的太高,因此,買了好幾年的鹽幾乎沒啥用過,就讓它静靜在洗菜檯上廚櫃裡,一動不動地擱著擺個樣子罷了。

外族裔超市內,華人顧客極少見到。華人顧客,喜歡光顧華人超市,沒有辦法,這是生活文化習俗所然;我因為離華商超市遠,所以去的機會較少;主要還是看那邊東西好,所謂價廉物美,那邊有自己需要的物品,種族因素從來不是問題考慮所在;每個國家,每個人種,每種物品物質都有上品、中品、下品;就像到處也都有好人、壞人一樣。

(作者簡介 :陳肇中,紐約市皇后區第四社區委員會委員。紐約長島大學社區醫療行政科學碩士、奧克拉荷馬州市立學院放射診斷技術副學士、州立密蘇里大學生物學士、全美放射診斷技術註冊技師、紐約州放射診斷技術註冊技師。 )

guest
0 Comments
Inline Feedbacks
View all comments